飞下延安城外山,万家陶穴日云间。相忘鸡犬闻声里,小试旌旗变色还。
自昔边功成后乐,即今铃语诉时艰。鄜州月色巴山雨,奈此苍生空泪潸。
2024年8月3日下午三时,备受瞩目的重大历史题材电影《延安归来》在北京北辰五洲皇冠国际酒店举行了盛大的新闻发布会。该片以黄炎培先生等国民政府参政人士1945年7月访问延安为故事背景,讲述了在与毛泽东主席的一次著名会谈中,黄炎培寄希望中国共产党找到一条新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支配,即著名的“窑洞对”。这段关于毛泽东和黄炎培在延安窑洞中的对话,被后人誉为关于政权建设的经典之谈。《延安归来》以毛泽东、黄炎培、蒋介石为贯穿人物,围绕“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为主线,用全新的视角展现了从抗战胜利到新中国建立的辉煌历史。影片将通过生动的叙事和精良的制作,再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岁月。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院线大电影《延安归来》正式启动)
出席电影发布会的主要领导和嘉宾有:黄炎培之子黄方毅,中国电影节协会、中国电影文学学会成员、中国互联网电影节副主席张军安,民建北京市文化委主任陈工,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实验艺术剧院主任彭澎,《求是》杂志内参部原主任孙广远,原解放军总政歌舞团政委刘景智,原新华社北京军区分社社长陈辉,原解放军报长征副刊主编曹慧民,原空军创作室主任徐学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宣传教育中心负责人、当代中国电视艺术制作中心主任张朝阳,中广联合会文化艺术视听传播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孙莹,原北京电影协会会长刘洪鹏,北京电影协会秘书长闫于京,全国铁路公安文联和作家协会副主席王仲刚,原保定军分区副司令员李金水,原国家广电总局电影频道一九零五公司CEO范晓东,世界瑰宝艺术协会纪实摄影记者专业委员会主任朱彤,著名军旅摄影家卢炳广,京沪高铁总经理邵长虹,安贞医院心外科主任尤斌,蔡锷将军孙女蔡慰慈以及河北电影制片厂、延安管委会,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的代表。
发布会上,《延安归来》的主创团队悉数亮相,包括总出品人、制片人陈国新、刘正明,总监制张军安(著名编剧、军旅影视制作人、中国互联网电影节副主席),编剧董君志,导演白羽,制片人李志东、孙道建,电影音乐总监修骏,以及该片主演杜月刚(扮演黄炎培)、李歌(扮演姚维钧)、华山、周红军、王志勤等。他们与现场媒体和观众分享了电影的策划历程、拍摄展望以及对历史的深刻感悟。
(黄炎培的饰演者:杜月刚)
《延安归来》由河北电影制片厂、全民明星(北京)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永康艺洲影视文化有限公司、中星新线(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武汉耐英体育服饰有限公司、阿虎(北京)国际影视传媒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出品。
总出品人、制片人陈国新强调了电影的制作精良和团队的努力:“为了还原历史的真实,我们在服装、道具、场景等方面都下足了功夫。整个团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希望能够为观众呈现出一部既有历史深度又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总监制张军安表示:“我们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组建一支政治思想过硬、品德优良、技术精湛的摄制团队,认真努力地投入到这部作品的拍摄制作中,力争拍摄出一部尊重革命历史,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同时又受广大观众喜爱的电影作品。”
导演白羽在发言中说道:“《延安归来》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次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我们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让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那段历史的厚重与温度。”
综合实力派演员杜月刚在黄方毅先生的首肯下出演《延安归来》中的黄炎培。他在现场分享了自己的演绎心得:“很荣幸,我被具有儒商气度的总制片人和总发行人陈国新先生,学院派学者型导演白羽先生诚邀出演黄炎培,这也是我莫大的荣幸!我特别感谢黄方毅老先生能够到场,是他给了我这次扮演黄炎培的机会。在准备饰演黄炎培这个角色中,我对当年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希望通过我的表演,能够让观众感受到历史人物内心的挣扎与成长。”
(杜月刚老师受诚邀的聘任通知书)
对于如何扮演好黄炎培,杜月刚回答道:“我是一个纯北京人,为了演好角色查询了大量资料,同时也尽力学习上海话。我一定发扬敬业精神,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角色之中去。”他还表示,一定会在全体剧组的同心协力下将《延安归来》拍摄成功。
(杜月刚试装照)
在发布会现场,还介绍了电影的预拍和部分精彩采风片段,引发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和高度期待。据悉,《延安归来》将于2025年底在全国各大影院上映,届时观众将有机会在大银幕上感受这段历史的震撼与魅力。
(院线大电影《延安归来》发布会现场)
此次新闻发布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电影《延安归来》的宣传推广拉开了序幕,也进一步提升了观众对这部重大历史题材电影的期待值。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延安归来》将成为又一部引领观影热潮的佳作。
(黄炎培之子黄方毅与部分主创在一起)
电影《延安归来》新闻发布会圆满落幕,但关于这段历史的探索与传承才刚刚开始。让我们共同期待这部匠心之作的上映,一同走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时光。 (吴士亮撰稿 )
编辑:王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