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4日至15日,河南华英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召开媒体记者走进华英交流参观座谈会,来自中国证券报、中国经营报、证券日报、中国肉类食品网、中国食品安全报、河南日报、企业家日报等20余家的媒体代表,走进华英农业,深入种鸭孵化、养殖、屠宰、肉食加工车间、羽绒生产线、产品展示厅等,了解公司产业链发展情况。
在随后召开的媒体座谈会上,华英农业董事长、总经理许水均表示,公司将凭借华英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品牌优势、质量和食品安全优势、全球销售网络优势以及国内大型羽绒生产企业等诸多优势,全力打造成为中国领先、世界一流、百年长青的"世界鸭王"和"世界羽王",为加快老区振兴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许水均表示,新年伊始,我们盛情邀请各位媒体朋友们莅临华英参观座谈、指导工作,主要是想请大家实地感受一下华英重整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为华英今后更好的发展助力加油。
华英农业重整成功,生产经营持续向好,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许水均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华英农业重整取得了成功,这个成功来之不易,作为投资人也是倍感珍惜,我们在2022年4月份正式接管以来,在信阳市、潢川县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全力恢复生产经营,有效化解遗留问题,通过全体华英人的共同努力,华英的生产已经全部恢复,遗留问题基本解决,生产经营持续向好,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并完成了摘星脱帽工作,企业大局稳定,已步入良性发展规道。
已经发展成为以鸭为主、全产业链的食品加工企业、羽绒生产企业和以出口为主的外向型企业,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家扶贫重点龙头企业、鸭行业首家上市企业、也是国内唯一一家羽绒生产类的A股上市企业,中国羽绒行业出口十强企业,在国内外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特别是鸭肉及羽绒出口方面,华英产品代表了全国鸭行业出口的最高水平。
目前,公司总资产近40亿元,下属分子公司20多家,员工近4000人,在全国有四大产业基地,三鸭一羽绒,其中鸭产业分别在潢川总部、山东菏泽、江西丰城;羽绒产业在杭州新塘、安徽宣城及潢川本部。整个公司具备年出雏禽苗2亿只,屠宰加工商品鸭7000万只,熟食8万吨,90高绒1万吨,羽绒制品100万件,饲料80万吨的生产能力。
2022年,华英农业实现营业收入28.98亿元,同比减少9.21%,净利润-5.53亿元,同比增长78.3%,支付各项税费8559.9万元,同比增长22.4%。
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37.05亿元,同比增长27.83%,实现净利润5798.37万元,同比增长110.5%,支付各项税费9350.5万元,同比增长9.2%。
2024年1-9月份,华英农业实现营业收入37.57亿元,同比增长41.41%。
围绕"食品+羽绒"战略布局,全力打造成为"世界鸭王"和"世界羽王"
许水均说,今后,我们将继续围绕"食品+羽绒"的战略布局,贯彻落实好新发展理念,全力聚焦鸭产业,培育和壮大产业新质生产力,重点推进食品和羽绒两大全产业链条高质量发展。
在食品领域公司打造"从农场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条,高品质、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不断丰富产品品类,开发适合市场和消费者喜爱的产品,深度布局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已成为全球优质鸭肉供应商。
目前,华英食品涵盖生鲜冷冻产品、熟食产品,包括熏烤、酱卤类产品、休闲食品、鸭血制品和预制菜等产品。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熟食业务收入约4.3亿元。
在羽绒领域,公司打造"从源头到消费端"的全产业链条,推动品牌升维、品质可控、功能升级,做强做大并举,已成为全球羽绒领域的产业龙头。双链的有效结合和共同发展,有效推动了华英农业的更好更高质量发展。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羽绒业务收入26亿元。
在项目申报方面,公司累计组织申报省级以上荣誉资质及产业项目共计40多项,拥有各类专利60个,其中外观设计专利9个,实用新型专利48个,发明专利3个,已经申报待批专利10个。
为有力应对肉鸭行情低迷和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公司将继续加强管理,练好内功,多环节、多渠道挖潜降本,对内狠抓成本管控,对外加强市场研判,有效拓展市场,全力以赴提质增效,凭借华英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品牌优势、质量和食品安全优势、全球销售网络优势以及国内大型羽绒生产企业等诸多优势,全力打造成为中国领先、世界一流、百年长青的"世界鸭王"和"世界羽王",为加快老区振兴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欢迎媒体朋友多到公司参观考察,讲好华英故事,推动"媒企"合作
许水均表示,企业自身首先要做好,在做好的同时,也需要宣传好,常言道"酒香也怕巷子深",所以,华英的宣传离不开广大媒体的妙笔和优美的镜头。
希望在华英的发展中,一路有各位媒体朋友的陪伴,希望大家多到我们企业看看,不仅只看潢川的企业,也可以到我们的江西丰城麻鸭基地、安徽宣城羽绒基地、菏泽欧盟出口基地看看,更加全面的了解和宣传华英,讲好华英故事,传播华英文化,提升华英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共同推动"媒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