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克剑
12月18日,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造成甘肃、青海部分地区居民住宅、水利工程等严重损毁。截至20日,已有113人遇难、各医院收治受伤人员772人;青海省海东市18人遇难、198人受伤。地震及洪涝等自然灾害给交通、经济、生命安全带来重大危害。面对自然灾害的侵袭,我们必须认真反思城市的韧性建设问题,只有提高应急处理能力,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自然灾害一直是城市发展的重大挑战,在自然条件不断变化的当下,现代城市必须加快韧性建设的步伐,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韧性城市建设不仅仅包括灾后恢复能力,更涉及城市在面临冲击、灾害或变革时保持其功能、结构和正常运转的能力。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提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主线,深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在韧性城市的建设中,建设完善的应急处理体系至关重要。这包括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优化协同高效的管理模式。领导指挥体制、监管监察体制、应急协同机制等都需健全,以形成一体化、高效的应急管理网络。此外,还应深化应急法治基础,培育全新的法治生态,以规范和强化应急处理的法律依据。
在应急处理体系中,资源配置至关重要。政府应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增进创新驱动的发展动能。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要贯穿应急管理的全过程,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坚固防线,形成高效的资源协同机制,提高灾害应对的整体效能。
减轻灾害影响,关键在于提升城市的应急处理能力。建设完善的应急处理体系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确保治理模式的统一性和高效性。此外,加强应急力量建设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提高急难险重任务的处置能力,包括培养专业的行业救援力量、建设强大的航空应急救援力量等。同时,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优化救援流程,提升救援的效率和准确性。
为提高城市的韧性,必须优化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必须考虑灾害风险评估、土地利用规划和建筑设计等因素。加强基础设施的抗震性能,采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建设更为坚固、灵活的基础设施,是确保城市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保持稳定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规划和建设,城市可以更好地应对灾害的冲击,减轻灾害带来的破坏程度。
城市韧性不仅仅是公共服务的优化,也包含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保护,打造可持续的城市环境,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对城市的影响,降低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因此,政府还应制定并实施生态保护政策,推动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为城市韧性的行稳致远奠定基础。
建设韧性城市还需要社会各部门的积极参与,共同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使城市能够应对各种挑战。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增强城市安全韧性,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目标。(作者王克剑:城市建设杂志社社长)
(编辑:王振华)